1)汽车零部件外包趋势明显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等组成,每个系统又由多个零部件组成。一辆整车的装配涉及的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汽车零部件规格型号也各不相同,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标准化生产。作为行业主导者,汽车主机厂为了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逐渐将各类零部件剥离出来,交给上游零部件厂商进行配套生产。
2)汽车零部件行业分工明确,呈现专业化、规模化特征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多级分工的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主要按照“零部件—部件—系统总成”的金字塔结构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具备参与主机厂联合研发的能力,综合竞争力强。二级和三级供应商一般注重材料、生产工艺和成本降低。二级和三级供应商竞争激烈,需要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品结构,摆脱同质化竞争。
随着主机厂的角色逐渐从大规模、综合性的集成生产装配模式,转变为专注于整车项目的研发设计,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角色也逐渐从单纯的制造商延伸到与主机厂联合开发、生产的要求。在专业化分工的背景下,将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
3)汽车零部件趋向轻量化发展
A.节能减排使车身轻量化成为传统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各国纷纷出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法规,根据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规定,到2020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标准要由2015年的6.9L/100km降低到5L/100km,降幅高达27.5%;欧盟则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取代自愿性的CO2减排协议,在欧盟范围内实施车辆燃料消耗量和CO2限值要求及标签制度;美国出台了轻型车燃油经济性和温室气体排放法规,要求2025年美国轻型车平均燃油经济性要达到56.2mpg。
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相关数据,燃油汽车重量与油耗大致呈正相关,汽车质量每减少100kg,百公里约可节省燃油0.6L,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900g,传统汽车车身轻量化是当前主要的节能减排手段之一,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推动轻量化技术进一步应用
随着电动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续航里程仍然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铝业协会的相关数据,电动汽车重量与电耗呈正相关。除了动力电池的能量和密度因素外,整车重量是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纯电动汽车重量减轻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因此,新形势下电动汽车的发展对轻量化有着迫切的需求。
C.铝合金综合性价比突出,是汽车轻量化的首选材料。
实现轻量化主要有三条途径:轻量化材料的使用、轻量化设计和轻量化制造。从材料角度来看,轻量化材料主要包括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和高强度钢。从减重效果来看,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呈现减重效果递增的趋势;从成本来看,高强度钢-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呈现成本递增的趋势。在汽车轻量化材料中,铝合金材料的综合性价比高于钢、镁、塑料及其复合材料,且在应用技术、运行安全性、回收利用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轻量化材料市场中,铝合金占比高达64%,是目前最重要的轻量化材料。
发布时间:2022年4月7日